- 公司動態
2024年石灰行業全產業鏈回顧與2025年展望
2025-01-15 09:20:18 來源:石灰窯生態圈2024年石灰行業全產業鏈回顧與2025年展望
一、石灰產業簡述
石灰,作為一種無機化合物,主要由氧化鈣和氧化鎂組成,廣泛應用于多個行業。在我國,石灰行業的發展歷史悠久,石灰產業是我國工業領域的重要基礎產業,是建設現代化工業的重要支撐,是實現綠色低碳發展的重要領域。石灰產業涵蓋了石灰石的開采、石灰的生產以及深加工三個核心環節,已經形成了相對完整的產業體系,構成了完整的產業鏈。
石灰行業具有資源依賴性強、能源消耗大、環保要求高等特點。石灰的生產原料主要是石灰石,其質量和儲量直接決定了石灰行業的生產能力和發展潛力。同時,石灰的生產過程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尤其是煤炭等化石能源,這使得石灰行業的能源消耗問題較為突出。此外,隨著環保意識的提高,石灰行業的環保要求也在不斷提升,企業需要加強環保設施的建設和改造,降低污染物排放,以滿足環保要求。
2024年全球經濟增長仍面臨不確定性,中國經濟在“三重壓力”和穩增長調節中將逐步回歸正常增長軌道。而且,2024年是中國開啟“碳達峰、碳中和”規劃的元年,也是各項規劃的落地實施之年,石灰行業作為制造業中碳排放大戶,行業標準已經列入工信部碳達峰碳中和專項行業標準制修訂項目計劃,產能產量壓減、能耗雙控、低碳發展政策必將趨向加嚴,石灰落后產能將呈下降趨勢,原料價格及煤炭價格理性回歸對市場支撐作用有所強化,高品質石灰需求呈現上升趨勢。
二、石灰行業上游產業鏈發展及影響分析
2.1、石灰巖的儲量:
目前,全國已發現水泥石灰巖礦點超過8000處,其中已有探明儲量的有1286處,其中大型礦床257處、中型481處、小型486處(礦石儲量大于8000萬噸為大型、4000~8000萬噸為中型、小于4000萬噸為小型),共計保有礦石儲量542億噸,其中石灰巖儲量504億噸,占93%;大理巖儲量38億噸,占7%。
保有儲量廣泛分布于除上海市以外29個省、直轄市、自治區,其中陜西省保有儲量49億噸,為全國之冠;其余依次為安徽省、廣西自治區、四川(含重慶市)省,各保有儲量34~30億噸;山東、河北、河南、廣東、遼寧、湖南、湖北7省各保有儲量30~20億噸;黑龍江、浙江、江蘇、貴州、江西、云南、福建、山西、新疆、吉林、內蒙古、青海、甘肅13省各保有儲量20~10億噸;北京、寧夏、海南、西藏、天津5省各保有儲量5~2億噸。
2.2、石灰巖市場發展現狀:
石灰石是常見的一種非金屬礦產,是用途極廣的寶貴資源。石灰石是以石灰巖作為礦物原料的商品名稱。石灰巖在人類文明史上,以其在自然界中分布廣、易于獲取的特點而被廣泛應用。 石灰石屬于非金屬礦物產品,其經過深加工可生產氧化鈣、碳酸鈣系列產品,處于產業鏈的*前端,廣泛應用在冶金、化學、建筑、建材、農業、制糖、塑料、環境保護等領域,是重要的工業原料,2024年我國石灰石行業產量超過26億噸。
其中,建筑工業中生產水泥和燒制石灰為主要用戶,主要用于基礎設施建設中的建材骨料,以及作為鈣制品的主要原材料,化學工業中用來制堿、漂白粉及肥料,冶金工業中用作熔劑,涂料工業中廣泛用于做各種建筑涂料,環保工業中用作吸附劑,造紙工業中用作堿性填料等。從下游需求分布看:2024水泥領域石灰石需求數量占比81.58%;石灰領域需求占比16.89%;電石領域需求占比0.87%
2.3、冶金用石灰石市場及規模
冶金用石灰石作為重要的工業原材料,廣泛應用于冶金行業中。其主要功能是通過熱分解形成石灰,用于煉鋼、煉鐵等冶金過程,以去除雜質、提高金屬質量和冶煉效率。冶金用石灰石市場的發展與冶金工業的繁榮息息相關,是鋼鐵產業鏈中不可或缺的一環。
2.3.1、行業特點:
資源依賴性:冶金用石灰石的質量和產量受到地質資源分布的影響,資源的豐富程度和品質直接關系到行業的發展。
技術性要求高:冶金用石灰石的加工和利用需要先進的工藝技術和設備支持,以確保產品質量和生產效率。
環保要求高:隨著環保法規的日益嚴格,冶金用石灰石行業面臨著環保壓力,需要不斷提高資源利用率,減少污染物排放。
2.3.2主要分類:
冶金用石灰石按照其化學成分和礦物組成可分為多種類型,主要包括白云質灰巖、鈣質白云石、鎂灰巖等。這些不同類型的石灰石在冶金過程中具有不同的應用價值和效果。
2.3.3、市場現狀:
2024年,隨著中國冶金工業的快速發展,冶金用石灰石市場也呈現出蓬勃發展的態勢。市場規模持續擴大,產業鏈不斷完善,技術水平不斷提升,為鋼鐵行業的穩步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然而,隨著環保法規的日益嚴格和市場競爭的加劇,冶金用石灰石行業也面臨著一些挑戰。一方面,環保要求的提高使得企業需要投入更多的資金和技術力量來改進生產工藝和減少污染物排放;另一方面,市場競爭的加劇使得企業需要不斷提高產品質量和服務水平以贏得市場份額。
據統計數據顯示,中國冶金用石灰石市場規模隨著鋼鐵產能下降趨勢也呈現需求下降趨勢,其中,鋼鐵行業需求按照2024年鋼鐵實際產能9.2億噸估算,石灰石需求在2.2億噸。
2.4、2025年石灰用石灰巖開發利用方向
在“十四五”期間,我國石灰產業以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為目標,大力促進石灰行業的新品種的開發應用,向高精細方向發展。這一時期,將是我國石灰行業發展*快*好的時期,石灰石資源將為實現這一目標保駕護航,因此在提倡石灰生產工藝技術進步的同時,石灰產業從業者一定要克服生產工藝,輕原料的思想,把原料開采應用的技術進步,納入到企業技術進步的整體規劃之中,對礦山的開發進行總體規劃,處理好近期開采與運期開采,高品位與低品位、優質與劣質的關系,合理開采、綜合利用、降低剝采比、擴大礦山資源利用率。
所以,石灰產業要實現高值高效健康發展,必須首先要對石灰巖礦山優化配給,防止優礦低用,造成優質石灰巖資源的浪費。在開發利用中按照石灰巖中CaO含量的梯度變化,可將含量大于54%的優質石灰巖用于生產高附加值的輕質碳酸鈣和納米碳酸鈣產品,主要應用于高端塑料、造紙、涂料、醫藥、電子、食品等行業;將含量處于49%~53%之間的中間品質石灰巖用于生產活性氧化鈣和由此消化得到的氫氧化鈣,主要應用于冶金溶劑、化工及食品深加工等行業;將含量小于48%的低品質石灰巖用于水泥行業和建筑行業。根據石灰巖資源氧化鈣含量不同,將石灰巖原料梯級分配各相關產業,做到資源優質優用,吃干榨盡,價值及環境效應*大化的全閉合產業鏈。
三、2024年國內石灰市場運行態勢及現狀
2024年中國經濟呈現平穩緩行態勢,下半年內需增強顯現,供需呈平穩運行狀態;高品質石灰需求表現較強韌性,基建新建項目產能逐漸釋放;因煤炭價格一直在低位運行,明顯降低了石灰生產成本,先進石灰產能因成本下降利潤明顯回升;但在石灰價格中線下移背景下,行業整體盈利水平呈下降趨勢。
同時,2024年中國石灰行業的發展也呈現出以下幾個特點:一是粗放生產企業產能淘汰產加快;二是高品質產能規模不斷擴大,生產技術水平不斷提高;三是市場競爭激烈,企業間的價格戰較為普遍;四是環保要求不斷提高,企業需要加大環保投入,提高環保水平;五是產業鏈上下游的整合趨勢明顯,企業需要加強與上下游企業的合作,提高產業鏈的協同效率。
3.1、市場端:市場需求整體供需平衡,價格保持平穩
2024年,受到全球經濟復蘇、外部需求增加、國內高端石灰用戶需求增加、生產與物流成本降低等多重因素推動,2024年全國石灰(氧化鈣)價格隨著保供穩價等因素影響,石灰產品行情的波動幅度逐漸平穩,部分價格高位地區價格有下降趨勢,但整體利潤一直保持在合理空間。
據中國石灰產業學會及《石灰產業》編輯部及微信《石灰窯生態圈》公眾服務平臺不完全統計數據顯示,2024年,國內重點地區綜合石灰價格指數均值為535元(噸價,下同),同比上漲9.63%。其中,建材石灰均價432元,同比下降11.26%;冶金高活性石灰均價585元,同比上漲12.32%;其他類石灰均價為561元,同比上漲26.5%;(見表1)
表1 2021年國內石灰價格趨勢圖3.2、供給端:淘汰落后產能落地,低檔石灰產量再現同比下降
2024年以來,在碳達峰、碳中和背景下,環保部、工信部等多次強調淘汰及控制落后石灰產能產量,要從節能減排出發,實行產能產量雙控,確保全國落后石灰產量同比下降。
劇不完全統計,2024年淘汰石灰產能超過1000萬噸,涉及拆除的土窯和普通機立窯超過300座。從拆除的產能看,主要是建筑石灰領域,2024年建筑行業石灰產能從2023年的約9500萬噸下降至約8000萬噸。見表2
表2 2024年國內落后石灰產能下降趨勢圖3.3、成本端:原料燃料價格大幅下降,石灰市場成本明顯下降
2024年,受到全球大宗商品上漲帶動,國內主要工業產能恢復帶動原料需求增長,石灰巖市場階段性供需偏緊,受建筑石料大幅價格上漲因素影響,石灰石價格也連續沖高并創近五年以來的新高;后期隨著國內經濟平穩著陸,石灰石需求收縮,優質石灰石從價高位回落,但全年均價呈現上移特征。
3.4、新增產能市場分析
根據2024年簽約/開工的氧化鈣、氫氧化鈣項目可知,氧化鈣產能有望再增長350萬噸,增量相比去年下降約1/4。氫氧化鈣產能有望再增長60萬噸,增量相比去年下降約2/3。
其中,廣西省20萬噸食品級氫氧化鈣、100萬噸石灰(氧化鈣)項目簽約,貴州省50萬噸低碳活性石灰(氧化鈣)項目簽約,河南省32萬噸高活性氧化鈣、5萬噸納米氧化鈣和5萬噸納米氫氧化鈣項目開工,重慶市54萬噸活性氧化鈣項目開工,四川省60萬噸生石灰項目開工,新疆30萬噸高比表面積氫氧化鈣項目開工,山西省20萬噸氧化鈣項目開工。
四、2024年石灰細分市場需求回顧
4.1、鋼鐵行業:
(一)、國內鋼鐵產能平穩運行
2024年,鋼鐵行業于復雜多變的市場浪潮里破浪前行,歷經重重挑戰,亦催生諸多變革,在艱難時局中凸顯堅韌不拔之姿,迸發蓬勃活力。
根據國家統計局:前11月全國分省市粗鋼產量數據顯示,2024年11月中國粗鋼產量7840.0萬噸,同比增長2.5%;1-11月中國粗鋼產量92919.0萬噸,同比下降2.7%。
從分省市數據來看,2024年1-11月河北以產量18695.90萬噸位列第`一;江蘇產量11018.21萬噸排在第二;山東產量6756.30萬噸排在第三。
具初步估算,2024年,我國的鋼鐵產能達到10.14億噸,電爐煉鋼產能也有2.05億噸。(二)、出口表現強勁
海關總署數據顯示,2024年中國鋼材出口量持續增長,前10個月出口量已達到9189萬噸,同比增長23.3%,預計全年出口量將達到1.1億噸,為2016年以來的*高水平。這一數據不僅表明了鋼鐵產品的國際市場需求旺盛,也反映出國內鋼鐵企業的出口競爭力有所提升。
(三)、不銹鋼產能大幅增長
在鋼鐵行業,不銹鋼的生產和應用一直是市場關注的焦點。近日,市場資訊發布了一項關于不銹鋼粗鋼產量的預測,令人興奮的是,預計2024年我國不銹鋼粗鋼產量將達到4008萬噸,而到2025年這一數字還將持續增長,達到4224萬噸。
(四)、冶金石灰產能用量:
根據我國估算的鋼鐵產能10.14億噸計算,鋼鐵行業石灰產能用量在1.2億噸以上(含燒結、煉鋼、環保等工序)。
4.2、電石行業
(一)、2024年我國電石產能
根據電石協會統計的數據,2024年我國全年電石新增產能100萬噸,總產能將達到4200萬噸/年。但前11個月,受下游市場需求疲軟和供大于求失衡影響,國內電石價格持續下滑,以烏海地區為例,電石均價為2696.7元/噸,下降12.28%;其中*低點出現在8月下旬,為2450元/噸。
2024年行業出現供大于求的失衡情況,主要是由于電石產能在2023年下半年出現配套電石的集中投產,進入2024年后,新投產產能陸續釋放,市場供求失衡。目前行業中“僵尸企業”產能占比近20%,急需化解閑置產能。預計2024年~2025年還將有200噸/年左右的電石產能會陸續投放市場,不過這批產能80%以上都實現了自我配套。
(二)、2024年電石行業石灰用量
根據生產一噸電石需要0.875噸石灰計算,石灰用量為3675萬噸。
4.3、氧化鋁行業
(一)、國內氧化鋁行業強勢利潤高漲
2024年9月上旬起,受供給端收縮影響,氧化鋁價格開啟強勢上行格局。期貨價格從3600元/噸左右起漲,不足兩月時間已大漲近2000元/噸。截止到11月18日,氧化鋁現貨報價5622元/噸。
11月11日,氧化鋁期貨主力合約2501再度報漲,盤中*高錄得5477元/噸,續刷上市以來新高,F貨市場上, 2024年10月國內氧化鋁加權月均價為4615元/噸,較上月上漲617元/噸,環比上漲15.43%。具分析:氧化鋁價格瘋漲的原因,主要是現貨庫存低、海外不可抗力、新投產能進展較慢等因素導致!案呃麧欕m然刺激氧化鋁廠積極生產,但國內氧化鋁企業連續高負荷生產,疊加礦石供應緊張及設備檢修等影響,部分產能釋放依舊受限。另外,隨著國內氧化鋁出口增加及期限商入市采購,也在消化部分現貨流通,多數賣方報價呈高升水局面。
目前,國內各地區氧化鋁產能增減產均有,整體平衡看氧化鋁仍然偏緊,現貨價格繼續連續上漲,F階段國內氧化鋁運行產能已趨近峰值,未來供應端增量主要依托于新投產能的釋放,但目前新投產能進展較慢,年底前實際能投產能僅100萬噸/年。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有關負責人就當前氧化鋁市場情況公開表示,氧化鋁價格走勢存在非理性因素,資本過度投機炒作明顯。按照當前成本和價格測算,氧化鋁行業平均利潤達2000元/噸以上,不可持續,也不應該持續。
(二)、國內氧化鋁產量
根據國際鋁業協會數據顯示:2023年中國氧化鋁產量累計8238萬噸,同比增長3.28%,2024年預計增產5%以上,可達產能8600萬噸左右。
(三)、國內氧化鋁用石灰產能
按照生產一噸氧化鋁大約需要0.25噸石灰計算,約計需要石灰2200萬噸。
4.4、建材行業
(一)、整體運行情況
2024年建材市場行情呈現出一定的波動性,但總體保持平穩運行,建筑材料工業景氣指數在2024年12月份為101.1點,高于臨界點,表明行業經濟運行保持平穩。供給側方面,建筑材料工業價格指數和生產指數也均高于臨界點,顯示出建材產品生產穩定,價格延續企穩態勢。
(二)、需求端變化
房地產投資需求:2024年前三季度,下游房地產行業景氣度持續偏弱,投資額繼續下降,對建材需求產生一定負面影響。然而,在政策支持下,房地產銷售端筑底企穩預期或將增強,有望對建材需求形成一定支撐。
基礎設施建設投資:雖然基礎設施建設投資增長放緩,但仍保持一定規模,對建材行業構成穩定需求。
國際貿易需求:建材國際貿易指數保持增長,表明建材商品出口貿易保持增長態勢,為建材行業提供了新的市場需求。
五、2024年石灰深加工及碳酸鈣產業回顧
5.1、石灰深加工產業鏈分析
石灰深加工產業鏈主要是輕質碳酸鈣以及氫氧化鈣等產業。作為一種重要的化學工業原料,輕質碳酸鈣在下游領域中具有廣泛的應用。它可以用于造紙塑膠、塑膠薄膜、化纖、橡膠、膠粘劑、密封劑、日用化工、化妝品、建材、涂料、油墨、油灰、封蠟、膩子、氈層包裝、醫藥和食品等領域。
5.2、輕質碳酸鈣行業市場發展現狀
近年來,我國高品質輕質碳酸鈣主要依賴進口,而隨著我國主要行業如橡膠、涂料、塑料、油墨等的快速發展,對輕質碳酸鈣的需求量不斷攀升,市場規模持續擴大。據統計數據顯示,我國輕質碳酸鈣市場規模從2014年的69.45億元增長至2022年的132.28億元,期間復合年增長率為8.4%。這一增長趨勢反映出我國輕質碳酸鈣市場的強勁勢頭和巨大潛力。
作為全球輕質碳酸鈣生產和消費大國,我國在輕質碳酸鈣的生產和消費方面都具有重要地位。據數據顯示,2023年我國輕質碳酸鈣產量約為1520萬噸,同比增長2.5%;而需求量約為1536萬噸,同比增長2.7%。這表明我國輕質碳酸鈣市場供需基本平衡,但隨著市場需求不斷增長,產能也持續擴大。
為了滿足市場需求,國內輕質碳酸鈣生產企業不斷加大產能投入。2024年我國輕質碳酸鈣行業產能達到1880萬噸,這一數字較往年有了顯著增長。然而,隨著原材料價格、運輸和勞務成本的上漲,以及節能減排政策的實施,碳酸鈣生產企業需要加大工藝技術和設備改造的資金投入。這些因素共同作用導致我國輕質碳酸鈣的利潤有所下降。
5.3、碳酸鈣行業整體發展概況
隨著全球經濟的持續穩步發展和產業結構的不斷深化與調整,碳酸鈣作為一種重要的無機非金屬材料,其市場需求在近年來呈現出穩健增長的態勢。碳酸鈣產品包括上述的輕質碳酸鈣(含納米鈣)、重質碳酸鈣等全系列產品。
據權威數據統計,從2014年至2023年期間,全球碳酸鈣行業的需求量經歷了顯著的增長,從*初的1.03億噸穩步攀升至1.41億噸,這一增長趨勢反映出了碳酸鈣在各個領域中的廣泛應用及其不可替代的重要性。其復合年增長率達到了3.54%,進一步彰顯了該行業的蓬勃活力和巨大潛力。
具體到我國,碳酸鈣產業的發展同樣令人矚目。2022年,我國的碳酸鈣產量達到了3685萬噸,這一數字不僅彰顯了我國在該領域的生產實力,也反映了國內市場對碳酸鈣的巨大需求。而到了2023年,我國的碳酸鈣產量更是實現了新的突破,達到了3781萬噸,再次證明了我國碳酸鈣產業的強勁增長勢頭。
據業內專家預測,到2024年,中國的碳酸鈣產量有望繼續增長至3845萬噸,而需求量也將緊隨其后,達到3834萬噸,這預示著我國碳酸鈣產業在未來一段時間內仍將保持持續穩定的發展態勢。
2024年碳酸鈣行業的整體形勢不及2023年,每噸的售價也僅在700-850元之間徘徊。其中,作為石灰深加工的高端品種納米碳酸鈣,其預計產量將達到180萬噸,平均售價則相對較高,位于1750-2800元/噸的區間內。
5.4、2024年碳酸鈣行業下游需求
(一)、橡膠市場
作為全球橡膠消耗量*大的國家,中國在橡膠制品市場上占據舉足輕重的地位。根據中國橡膠工業協會的統計數據,涵蓋輪胎等11個分會(委員會)的389家重點會員企業在2024年前三季度實現了3635.06億元的現價工業總產值,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了8.31%。其中,實現正增長的行業中,力車胎、橡膠制品、乳膠和骨架材料這四個行業的增長率超過了10%。
(二)、涂料市場
中國涂料市場占據了亞洲涂料產量的55%以上份額,并且在全球范圍內占比超過29%,儼然當前已經成為全球涂料行業的領頭羊。據中國涂料工業協會預估,至2024年,中國涂料市場將步入穩定發展期,涂料產量將以約3%的速度穩步增長,利潤增速則大致維持在5%的水平。據統計,2024年前十個月,中國涂料總產量達2943.2萬噸,與去年持平,主營業務收入總額為3316.2億元,實現了1.4%的同比增長,利潤總額達到206.4億元,同比增長0.9%。在此期間,船舶、集裝箱、光伏、工程機械(裝載類)及家具制造等涂料行業的主要下游領域展現出了較快的增長勢頭;盡管房地產行業仍處于下行趨勢,但其降幅已有所收窄。值得注意的是,涂料行業的增長亮點主要集中于工業細分領域。
(三)、造紙市場
2024年,全國紙及紙板的生產總量將達到約13600萬噸,較上一年度增長約4.9%;其表觀消費量則約為13650萬噸,同比增長約3.7%。同時,造紙用紙漿的生產量預計為約9400萬噸,同比增長約6.4%;而消費量則約為12400萬噸,同比增長約4.8%。
(四)、塑料市場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4年前三季度,在塑料制品的各細分領域中,塑料薄膜的產量達到了1314.5萬噸,其中包括57.9萬噸的農用薄膜;泡沫塑料產量為199.8萬噸;人造革與合成革的總產量為170.6萬噸;日用塑料制品產量為415.7萬噸;而其他塑料制品的總產量則高達3418.9萬噸。具體看來,塑料薄膜行業在前三季度實現了2%的同比增長,浙江省、廣東省、江蘇省、福建省和山東省是產量*高的幾個省份。泡沫塑料行業也實現了2.3%的同比增長,廣東省、浙江省、江蘇省、福建省和湖南省的產量領先。人造革與合成革行業同比增長1.3%,浙江省、福建省、廣東省、江蘇省和安徽省的產量位居前列。而日用塑料制品行業則實現了5.0%的同比增長,廣東省、浙江省、福建省、湖北省和江蘇省的產量*高。
六、2025年石灰產業鏈前景展望
受全球經濟高通脹、美聯儲寬松貨幣政策退出等因素影響,2025年全球經濟運行面臨較大不確定性。中國經濟則將“穩字當頭、穩中求進”。2025年是“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我國經濟發展面臨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的“三重壓力”,2025年政策發力要適當靠前,跨周期和逆周期調控政策要有機結合,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協調聯動。政策推動下2025年基建投資有望加快,制造業投資將逐步復蘇,房地產投資增速下行筑底;消費將穩步恢復;出口增速邊際放緩但仍可能維持高位,2025年中國經濟將實現5%以上增速,經濟逐步回歸正常增長軌道。
6.1、2025年產量展望:石灰產量將穩中有升
在已經過去的2024年中,整個石灰產業鏈都承受了產能壓力。雖然冶金石灰產能及業績相對表現較好,但建筑行業用石灰及其它大部分行業用石灰產能受到了房地產企業的流動性危機和相關政策的影響,在2024年中表現較弱。進入2025年度,政策逐漸回暖,建材行業行情指數也已回到了2022年年初的水平, “大基建”及地產需求的改善有望給建筑石灰產能板塊帶來修復的機會。
2025年,我國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經濟持續恢復發展的態勢不會改變,適度超前開展基礎設施投資,為石灰需求總體穩定提供有效支撐。鋼鐵、氧化鋁、電石、環保等行業石灰需求保持增長態勢,但建筑行業用石灰需求下降。
2025年石灰行業應在需求相對平穩或小幅減弱的情況下,通過供需平衡,優勝劣汰、穩定市場,這是行業穩定運行的*主要前提。新增產將以高檔石灰產品為主,產品附加值高,競爭力強。將進一步擠占劣質產品空間。
預計2025年石灰全行業產能將保持小幅增長態勢,預計石灰產量將維持在2.9-3.1億噸范圍,增長幅度在3%左右。
鋼鐵行業方面:
鋼鐵行業是石灰需求的大戶,占我國石灰產能的40%以上,所以,我們可以重點關注鋼鐵行業的發展就可以從中了解到石灰下游用戶的實際需求情況。
預計2025年全年鋼鐵行業活性石灰需求可以穩定在11000萬噸以上。
基建行業方面:
2025年建材市場行情雖然面臨一定挑戰,但總體保持平穩運行。隨著國家對基礎設施建設的重視程度提高和政策支持加強,各地重大項目開工為2025年基建投資奠定基礎,預計2025年基建投資增速轉“負”為“正”。房地產方面,隨著政策的調整,預計2025年房地產投資增速與2024年相比,或維持小幅增長態勢,2025年地產用石灰需求或略有回落。整體來看,建筑行業用石灰需求有望穩定增長。同時,雙碳政策的推動將有助于行業高質量發展,建材行業將加大減碳降耗方面的資本性投入,推動技術創新和產業升級。未來,隨著政策支持和市場需求的變化,建材行業有望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預計2025年全年建筑用石灰需求可以穩定在9000萬噸左右。
氧化鋁行業方面:
供需關系:氧化鋁供需關系緊張是推動價格上漲的主要因素。一方面,鋁土礦供應緊張限制了氧化鋁產量的大幅增加;另一方面,下游電解鋁企業的產能釋放進度超出了市場預期,導致氧化鋁需求旺盛。
市場預期:盡管短期內氧化鋁價格可能受到市場調整的影響而有所回落,但中長期來看,供需錯配的局面仍然存在,價格有望繼續保持高位或波動上行。
政策與環境政策引導:為推動氧化鋁行業的綠色低碳發展,國家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包括優化有色金屬產能布局、嚴格落實電解鋁產能置換、從嚴控制氧化鋁等冶煉新增產能等。這些政策將直接影響氧化鋁行業的產能及供需狀況。環保壓力:隨著環保政策的加強,一些高污染、高能耗的氧化鋁生產企業被迫減產或關停,導致供應量有所減少。
新興產業發展:隨著新能源汽車、光伏等新興產業的崛起,對氧化鋁等新材料的需求將持續增加。這將為氧化鋁行業帶來新的發展機遇和挑戰。國際貿易:國際貿易環境對氧化鋁價格和市場供應產生重要影響。企業需要密切關注國際貿易動態和政策變化,以應對潛在的市場風險。
電石行業方面:
預測:供應量與需求量均有恢復可能,電石價格或窄幅震蕩供應端,綜合預計年內多數時間電石行業開工或維持在80%左右水平,較去年提升約2-3個百分點,帶動整體供應量有增加預期。
因此,2025年電石行業對石灰外采量有增加可能,綜合預計需求端對石灰采購量有所提升。綜合來看,2025年電石市場供需持續小幅博弈,供應與需求均存在恢復預期,市場心態略顯不一,粗略統計下,整體需求恢復增量略大于供應恢復增量,預計以窄幅震蕩為主,若供應量恢復不及預期,則不排除價格有小幅上行可能;但預計整體市場并不會出現貨源緊張情況,下游到貨正常,采購價格多數時間或以穩定運行為主。
6.2、2025年石灰行業發展構想
(一)、石灰企業綠色低碳轉型步伐將加快
2025年開始,石灰行業也將逐步落實碳達峰實施方案,統籌減污降碳協同治理。石灰行業是碳排放較大的行業之一,綠色低碳發展將是石灰行業未來必須持續推進的重點任務。我國確定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后,企業率先提出了碳達峰、碳中和的時間表和路線圖,一批石灰企業在探索新能源利用及碳回收利用等新工藝中有所突破。未來,關于促石灰行業高質量發展及碳達峰的具體實施方案將會陸續出臺,指導石灰行業高質量發展,向綠色低碳轉型。
(二)、低效產能逐步退出 石灰企業利潤將穩步提高
“雙碳”推進將促進低效產能加快退出。多項政策的出臺將促進 “十四五” “收官”之年,低效產能將加快退出,產業結構將進一步優化,期間或將影響低效產能相對集中地區的供需關系波動,但石灰產品區域流動性增強,將不會出現產品供給短缺現象。
從目前國內的石灰產業發展情況看,土窯、高耗能石灰工藝必將徹底被全部淘汰,高品質石灰將快速提升,石灰下游用戶對石灰的產品質量和性能要求也將逐步提高,能夠滿足不同工藝要求的多功能石灰產品必將不斷涌現。屆時,優質石灰價格將處在相對高位,企業利潤大幅提升。
(三)、應用清潔能源技術將是企業生存發展的關鍵
從近期發布的一系列《意見》和行動方案。具體而言,聚焦兩個方面的行動:深度調整產業結構,聚焦能源消費結構調整,降低產值能耗比;建立清潔高效安全的能源供給體系,進一步提升非化石能源消費占比,逐步減少煤炭消費。新能源應用技術將會是實現“雙碳”的重要手段,使用清潔的能源及節能技術將成為石灰企業生存和發展的重要選項之一。
石灰行業實施煤炭減量替代,降低煤炭使用比重,實施新型節能技術,全面提升石灰生產企業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和新型節能領域的工藝、系統、裝備、材料。采用電能、天然氣、生物質燃料等清潔能源將是石灰生產企業的必然選擇。目前,唐山金泉冶化科技產業有限公司推出的具有中國國家自主知識產權的“第八代中國式雙膛石灰窯”暨“ZGS外支撐式混噴雙燃雙膛石灰窯”示范項目已經封頂,多項前沿石灰煅燒技術開始應用,特別是實現了“混料式生產+燃料噴吹生產+電輔煅燒”多功能生產工藝,可以應用生物質燃料和電能等新能源生產石灰,不但解決了石灰燃料的“清潔生產+碳減排功能”,而且可以使石灰生產的燃料更具選擇性和多樣性。
(四)、節能提效將成為企業低碳發展的必然選擇
強化石灰產業節能提效,實現綠色低碳發展,是推進石灰產業長遠發展、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舉措。企業要加快提升各自節能水平,促進企業積極履行社會責任,為實現“雙碳”目標和安全高質量發展做出企業自身的貢獻和努力。
在石灰生產中,燃料成本是石灰生產中*為關鍵生產成本,占石灰生產成本的60%以上,研究應用石灰生產的節能技術是石灰生產企業關注的領域。應用石灰生產爐窯的均勻加熱與強化傳熱技術;研究熱力過程性能優良的新型爐窯結構和系統;研究爐窯高效凈化及網絡化監控技術平臺;研發爐窯與與過程工藝裝備之間高效匹配的節能系統,形成成套技術并實現工業示范將是石灰生產企業的優選發展方向。
工業余能回收利用也是重點方向,高溫高效熱回收技術、廢氣余熱回收技術、低品位余能回收等都是重點研發和應用的領域。石灰生產工藝流程及裝備節能技術將是發展主流,生產流程節能優化設計、生產系統優化協同節能技術、富氧煅燒技術等都是重點。
(五)、碳回收利用將是石灰企業發展的轉折點
中國建筑材料聯合會表示,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是一場廣泛而深刻的經濟社會系統性變革。2025年我國“雙碳”工作推進,將促進建材行業全面進入以綠色低碳為標志的高質量發展新階段,對建材行業發展運行產生持續性、系統性、全局性影響。
石灰行業二氧化碳容易回收利用的產業特性將使行業進一步融入經濟社會大循環體系,發揮“凈化器”作用。在石灰生產工藝中,二氧化碳排放量占石灰產能的40-44%,在“雙碳”背景下,二氧化碳捕集利用與封存、CO2高效合成化學品關鍵技術、二氧化碳回收發電、二氧化碳回收轉化新能源聯產石灰技術等等將在中長期內帶動石灰產業從石灰制品為主向副產品制品產業鏈發展,將進一步向新能源產業的支撐行業轉型。在這一領域,在國內一些企業已經率先布局實施該領域前沿技術,如:唐山金泉冶化科技產業有限公司研發推出的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以“終端全零碳化、節能高效化、煤氣電一體化、能源循環產業化為主要技術手段”的兩項“石灰綠能生產+零碳解決方案”全面開始實施。
其中,“豎窯 CO2 轉新能源聯產石灰與礦化零碳排的裝置 和“一種實現負碳排放聯產石灰的裝置與工藝方法”已經開始實施,該系列技術實現了石灰生產回收二氧化碳“原位轉化應用”,解決了目前行業中二氧化碳回收中的“凈化、壓縮、儲存、運輸”中的技術難題和高額回收成本,可實現石灰生產中的二氧化碳直接回收循環轉化應用,既可以實現二氧化碳“礦化”也可以實現二氧化碳轉化為“一氧化碳(CO,煤氣)”等燃料循環生產石灰,不但解決了“碳排放”問題還實現了石灰生產的燃料成本大幅度降低,可謂一舉兩得。
隨著這些前沿科技的推進和“雙碳”政策的舉措逐步落地,傳統建材行業也有機會煥發新的生機,值得我們予以重視。所以,“雙碳”背景下,石灰行業供給側改革不論是“產能產量雙控”還是“碳排放總量和強度雙控”,核心均在于“減碳”,預計行業將迎來新一輪結構優化。
七、結語
縱觀國內2024年的石灰產業發展現狀,展望2025年的石灰產業發展趨勢, 我們應該對石灰行業未來的發展充滿信心。我們石灰從業人員應認真研究國家的產業政策以及行業發展動向,總結行業的發展規律,探討行業內企業經營模式,學習先進技術,提升企業的動能,開發新的產品。
同時,我們也應該充分認識到石灰行業不是夕陽產業,石灰產品應用領域廣泛,企業有潛在發展空間,特別是工業新領域的功能性產品以及環境治理方面的新產品需求量將逐步增長。要大力發展石灰新材料和高端精細化學品,特別在化工、食品、醫藥、農業等領域加大開發力度,加大“碳排放、碳中和、碳利用”產業的發展,二氧化碳回收技術應用剛剛開始,還極具開發空間而且,必將成為石灰企業下一個經濟增長點。但是,石灰生產企業也要特別認識到,石灰企業是碳排放的大戶,節能減排工作任重道遠,生態管理以及環境評價的審核將成為企業生產過程中的常態化。企業的生存發展要把環保作及節能減排為重點,實現綠色生產以促進我國石灰行業的健康發展,為推動石灰產業綠色低碳安全高質量發展做出積極貢獻。
資料來源:
石灰產業學會之《中國石灰產業發展年鑒—2024》
資料編輯整理:
《石灰產業》編輯部
“石灰窯生態圈”微信公眾平臺
2025年01月10日
注:該資料為簡稿,全稿將發表在《石灰產業》內刊2025年其中一期新發布
-
產品搜索
留 言
- 聯系人:劉玉泉
- 電 話:0315-7770328
- 手 機:13292421759
- 傳 真:0315-7770329
- 郵 箱:ok-198@163.com
- 地 址:河北省唐山市豐南高新技術開發區
- 網 址:
https://ok1988.cn.goepe.com/
http://www.75327.cc
電子樣本
-
除塵與脫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