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司動態
能耗“雙控”再現新政!石灰行業迎來發展契機!
2023-05-19 11:41:44 來源:石灰窯生態圈能耗“雙控”再現新政!石灰行業迎來發展契機!
一、導語
4月24日,廣東發改委發布《關于進一步加強高質量發展用能保障的通知》,文中提出:可再生能源消費不納入能源消耗總量和強度控制,盡管當前只有廣東一地發布新規,但表明國家對能耗“雙控”政策進一步松綁正在進行。相對“新增可再生能源不納入能源消費總量控制”,此次表述是能耗雙控向碳排放雙控過渡的重要步驟,將對可再生能源發展與應用形成長期的利好。
二、能耗“雙控”政策的轉變
在2021年12月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首次提出“新增可再生能源和原料用能不納入能源消費總量控制,創造條件盡早實現能耗“雙控”向碳排放總量和強度“雙控”轉變。此后,在多個文件中,均反復強調了該原則。2022年1月,國家發改委、工信部等七部委聯合印發了《促進綠色消費實施方案》,提出:落實新增可再生能源和原料用能不納入能源消費總量控制要求,統籌推動綠色電力交易、綠證交易。
但是,如何執行新增可再生能源不納入能源消費總量控制并不明確,特別對于“新增”二字如何理解存在分歧。2022年下半年,國家發改委、統計局、國家能源局聯合印發《關于進一步做好新增可再生能源消費不納入能源消費總量控制有關工作的通知》,明確了“新增可再生能源”指的是年度增量,如“十四五”是以2020年可再生能源電力消費量為基數,期間每年較上一年新增的可再生能源電力消費量。將新增可再生能源電力消費量從各地區能源消費總量中扣除,但仍納入能耗強度考核。
盡管上述政策對于促進可再生能源消費,一定程度緩和了能耗總量控制束縛產業發展的這一矛盾,但關于“新增”二字的要求以及仍納入能耗強度考核,意味著能耗“雙控”政策僅試探性地前進了一小步,但對于可再生能源企業以及用能企業來說仍相當不解渴。
三、廣東新政策釋放的重要信號
雖然此次廣東發布的新“雙控”政策僅為地方層面,但位列“高質量發展用能保障”的第.一條,體現了可再生能源發展對于“以實體經濟為本、堅持制造業當家”的重要意義。
通知中去掉“新增”二字帶來了巨大的變化,意味著企業可再生能源消費量均可在能耗消費總量中扣除;同時,可再生能源不計入強度考核是另一個顯著變化,意味著能耗“雙控”導向已與碳排放“雙控”的目標非常接近,由于碳排放“雙控”存在碳排放監測、報告體系不健全的問題,此次表述是一種務實又有效的調整。
同時,通知明確提出“加強可再生能源項目建設和新上項目用能保障的銜接,各地新增可再生能源消費可作為新上項目能耗指標來源。”可再生能源發展帶來的一個重要成果是,為地方能耗指標騰挪了空間,為新上產業創造了條件,將對可再生能源的發展形成長期、巨大的推進作用。
廣東作為我國各項改革的“排頭兵”,率先公開新能耗“雙控”政策,表明國家層面應該已就相關要求對各省進行了明確指示。為了對抗經濟下行的壓力,為實體經濟發展注入活力,以“可再生能源消費不納入能源消耗總量和強度控制”為核心內容的全國性的能耗“雙控”政策再調整已在悄然展開。
四、新政策的影響分析
1.為新能源發展注入新動能
隨著我國新能源裝機規模越來越大,制約其發展的不利因素也在不斷積累,近期“五一”期間山東現貨市場出現的21小時負電價引起了廣泛的關注和討論,由新能源特性引發的市場化收益降低的問題激發了新能源產業的高度危機意識。在市場競爭力不足的情況下,新能源要更.大規模發展,急需配套相應的政策機制,而消費側為新能源環境價值進行買單的機制仍很不完善。
“可再生能源不納入能源消耗總量和強度控制”或可解能源轉型制度供給不足的燃眉之急,成為撬動新能源更大規模發展的一個支點。其一,對政府而言,要引入新的產業,拉動地方經濟增長,新增可再生能源是新增能耗指標的來源,發展可再生能源可能成為地方政府的“第.一要務”。其二,對企業而言,自建可再生能源項目或購買綠電,是克服能耗雙控對再生產束縛的重要手段,在節能潛力越來越低的情況下,搶購綠電是應對能耗“雙控”要求的唯一出路。隨著“雙碳”要求的趨嚴,將在企業之間形成綠電消費的內卷,帶來新能源需求和價格的提升。
2.推動電能替代的發展
新政策對推動工業領域產能擴張意義重大,但由于可再生能源絕大部分以發電利用為主,所以按照各行業用電比例不同帶來的利好影響各異。對于有色、機械等行業,電能占比超過2/3,可直接通過綠電消費提升可再生能源比例,其利好程度更高。但在電能終端占比較低的化工、鋼鐵、建材等行業,則通過綠電消費提升可再生能源比例的潛力較低,而這些行業是主要的能耗和排放大戶,通過生產工藝變革促進電能替代成為重要選擇。如鋼鐵領域,短流程的電爐煉鋼比例將增加;食品、造紙和紡織等領域,將充分發揮高溫電熱泵在烘干、噴涂等方面的應用;在可再生能源占比高且電價較低地區,推動電窯爐、電鍋爐改造,但直熱式的電能替代應充分考慮與直接使用化石能源相比,在電能替代過程中是否帶來成本和碳排放的增加。
3.可再生能源非電利用
在電能無法完全覆蓋的重工業和重型交通領域,生物質和氫能等可再生能源的非電化利用將存在更大機會。隨著生物質發電補貼退坡,生物質不經發電,直接轉變為固體成型燃料、液體燃料、生物質氣、和天然氣將成為更有前景的利用方式,近期受到歐洲對航空領域降碳的影響,國內生物質航空煤油得到較快增長。可再生電力制氫雖然通過了發電環節,但其終端利用形式是非電。新政策為氫能的發展也提供了推動,隨著制氫成本的下降,在合成氨、氫冶金以及重型交通等領域,將更多使用綠氫作為燃料,以提升可再生能源的比例。
五、編者后語:
隨著我國低碳節能環保政策管控與資源環境約束日益從緊,石灰行業挑戰與機遇并存,不少企業將被關停淘汰,提質節能降碳減污面臨嚴峻的挑戰。低端立窯等落后石灰產能,很可能會象立窯、濕法窯水泥一樣退出歷史舞臺。這也為資源環境及資金技術等條件具備的地方或企業,提供技術升級發展與整合重組中小企業做大做強石灰產業的機會。目前的石灰行業很象2005年前以立窯企業為主的水泥工業,亟待技術升級與提高規;、集中度。
當前,我國石灰工業發展到了關鍵時期,“雙碳”目標下實行嚴格的能耗“雙控”及污染物減量替代等政策約束,按照國家計劃水泥、建筑陶瓷、平板玻璃、石灰分別將納入碳市場。石灰等耗煤改擴建項目審批會越來越嚴格,將更難以實施。預計十四五期間石灰行業技術及產品結構將發生顯著變化,先進技術石灰單線產能及高品質需求量將增長較快,落后技術石灰產能將逐步退出市場。
根據“中國石灰產業學會”統計資料顯示:從“十一五”前三年的節能情況估算,我國通過結構調整實現的節能占60%,通過技術創新實現的節能占20%,通過管理創新實現的節能占20%。不過,在諸多因素的影響下,技術創新在實現節約能源,提高能效中將扮演更為重要的角色,并將成為實現節能減排目標的有力支撐。
從目前看,我國鋼鐵、石灰等行業在技術水平提升方面仍然存在著較大的發展空間。這意味著這些行業通過加強技術創新,有望實現以*少的資源、*低的成本、*小的排放,生產出更多高質量產品。今后,哪家企業的能效高,或者說能夠創造出幫助顧客提高能效的產品與技術,就能夠成為贏家。
從當前的石灰行業發展狀況來看,燃料成本是石灰生產的主要成本,也是減碳和環境治理的主要途徑,更是國家管控的主要指標。在能源需求日益增長的形勢下,只有大力應用綠色能源,加快優化能源結構,努力開發新能源,是實現能效提升的重要手段。要圍繞資源高效循環利用,積極開展替代技術、減量技術、再利用技術、資源化技術、系統化技術等關鍵技術研究,突破制約循環經濟發展的技術瓶頸。
目前,由“中國石灰產業學會”主導,“唐山金泉冶化科技產業集團”旗下“唐山金泉冶化科技產業有限公司”、“唐山金泉成套設備有限公司”等單位擔綱主持研發的可再生新能源生產石灰系列技術已經在2022年開始進入推廣應用階段,從多個實施的示范工程案例來看,應用生物質能等可再生能源生產石灰技術具有其它能源無可比擬的“來源廣泛、清潔生產、提質降本、減碳增效”優勢,僅從生物質燃氣生產石灰一項技術來看,其燃料成本與傳統石化能源煤炭等成本相比至少低30%以上,而且實現了燃料“近零碳排放”和環保超低排放,可為“一舉多得”。尤其是隨著《生物質燃料全裂解汽化生產石灰技術》、《生物質粉噴吹生產石灰技術》《天然氣與生物質氣聯產石灰技術》、《生物質天然氣生產石灰技術》等技術的完善與提升,將是石灰行業開發可再生新能源,實現能效提升的重要手段和途徑,極具發展前景。
資料編輯:
中國石灰產業學會
網絡通聯部
童海鑫
2023.5.18新發布
-
產品搜索
留 言
- 聯系人:劉玉泉
- 電 話:0315-7770328
- 手 機:13292421759
- 傳 真:0315-7770329
- 郵 箱:ok-198@163.com
- 地 址:河北省唐山市豐南高新技術開發區
- 網 址:
https://ok1988.cn.goepe.com/
http://www.75327.cc
電子樣本
-
除塵與脫硫